科普展品的種類很多:幾乎涵蓋一切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方式。既然科普展品服務于科學知識,從科學的范疇來分,科普展品應當有:物理學科普展品、自然學科普展品、化學科普展品、生物學科普展品等等。總之科普展品所展現的都是與我們的科學是息息相關的科學知識。
發展方向編輯
科普展品的存在是為了科學普及服務,同時科學教育的發展又會直接的促進科普展品的發展。在素質教育這條大路上,科普教育必將與素質教育同行,科普展品的發展方向定將與素質教育同向。
如果說科技相當于建設科技強國的“尖兵”和“突擊隊”,科學普及的作用就相當于夯實全民的科學基礎。科學素質作為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,同樣能夠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,同樣是決定自主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。發達國家的經驗也告訴我們,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構成社會進步的一個內在動力。也就是說,科普不到位,科技難。我們要建設型國家,必須像重視科技一樣重視科學普及。只有兩者齊頭并進,我們才能順利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型國家的華麗轉型。
20世紀80年代,我國批科技館建成開放。到2000年底,全國以科技館為名的場館有300余座,但其中只有11座是以科普展教為主要功能,其他大多是辦公樓、招待所、會堂。同年底,中國科協召開首l次全國科技館工作會議,明確指出科技館不是“多功能綜合性的科技活動場所”,而是“以科普展教為主要功能的科普場館”,并公布中國科協系統《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》,要求各地按照這一標準建設和改造科技館。2007年,由建設部和中國科協編制的《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》(建標101—2007)由建設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。這一標準堅持了中國科協《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》的核心內容與標準,并更加具體化、專業化。